苍蝇 苍蝇70年代末统计,全世界有双翅目的昆虫132个科12万余种,其中蝇类就有64个科3万4千余种。福州市区有4科38属74种。主要蝇种是家蝇(右图)、市蝇、丝光绿蝇、大头金蝇。2、生理特点
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,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-6次,每次产卵数约100-150粒,最多可达300粒左右。一年内可繁殖10-12代。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,具有明显的趋光性。夜间则静止栖息。活动、栖息场所,取决于蝇种、季节、温度和地域。在某些季节,厩腐蝇、夏侧蝇、市蝇也会侵入住宅内。大头金蝇、丝光绿蝇、丽蝇、伏蝇、麻蝇等则主要活动、栖息于户外。
3、适宜温度。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。它在4~7℃时仅能爬行, 10~15℃时可以飞翔,20℃以上才能摄食、交配、产卵,30~35℃时尤其活跃,35~40 ℃因过热而停止活动,45 ~47 ℃时致死。
4、飞行技术。苍蝇善于飞翔。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6~8 千米,最高每昼夜飞行8~18 千米。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径100 ~200 米范围内活动,大都不超过1~2 千米。
5、越冬方式。苍蝇的越冬方式颇为复杂。既能以蛹态越冬,也能以蝇蛆、成虫方式越冬。在北方寒带、温带地区,自然界看不到活动态的家蝇,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内仍有成蝇活动,蔬菜大棚温室往往成为翌年春暖时苍蝇大量孳生的发源地。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,冬季平均温度在0 ℃以下,苍蝇能够巧妙地以蛹态越冬,少数地区也能发现蛰伏的雌蝇的被畜禽粪覆盖的蝇蛆。在华南亚热带地区,平均气温在5 ℃以上,苍蝇不存在休眠状态,可以继续孳生繁殖。蚊子的平均寿命不长,雌性为3-100天,雄性为10-20天。
1、蚊子有雌雄之分,雄蚊触角呈丝状,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。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。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。
2、咬人。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,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。蚊子唾液中的物质,让被叮咬者的皮肤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。
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,每次饱餐一顿之后,都会飞回出生地附近蛰伏。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,不过最远行动距离可达180公里。
3、繁殖生活。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为1000-3000个,它们一般把卵子产于水面,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——孑孓。孑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,它们经历4次脱皮后才成长为蛹,漂浮在水面上,最终蛹表皮破裂,幼蚊诞生。
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、幼虫、蛹、成虫4部分,一般卵1-2天,幼虫期5-7天,蛹2-3天,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3-7天,整个世代1-2周左右。
老鼠。夜出昼伏凭嗅觉就知道里有什么食物,吃饱后三三两两打闹、追逐,饿了或发现有新的美味食物,再结 伴聚餐。 非常灵活且狡猾,怕人,活动鬼鬼祟祟 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,左瞧右看,确感安全方才出洞,它喜欢在窝—食物—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,以避免危险。 视力敏捷 老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、觅食,夜间活动的老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,白天活动的老鼠视力更好。 钻洞本领高 家鼠鼠洞很明显,常在墙旮旯里、牲囗圈、仓库伙房处。 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 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,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,不敢向前,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。如处受过袭击,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。 除了人类以外,老鼠是哺乳类中繁殖最迅速且最成功的。以经常在人类生活地区活动的一种家鼠月鼠为例,每年可怀胎多达八次,每胎可诞幼鼠四至七只。除了消耗或污染食物外,老鼠性喜磨牙,故因老鼠咬而遭破坏的包装材料或建筑设备颇为可观,据统计美国有四分之一原因不明的火灾,可能是由老鼠咬损电线所引起。
老鼠是一种啮齿动物,体形有大有小。种类多,有450多种。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很快,生命力很强,几乎什么都吃,在什么地方都能住。会打洞、上树,会爬山、涉水,而且糟蹋粮食、传播疾病,对人类危害极大,所以一直受到人类打击,但它是一个打而不死,击而不破的动物家族,所以“鼠”字头顶着一个“臼”,意为“能耐受捣击”。鼠之所以被尊称为“老”,是因为它像退休养老的人一样,成天吃吃喝喝,不用劳动。
老鼠极易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,因此成为主要之有害动物。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、厕所、厨房等处,在带菌处所与干净处所来回行动,经由鼠脚、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。
蟑螂 名称 中文学名 蜚蠊别名 蟑螂
分类 昆虫纲(Insecta)、蜚蠊目(Blattaria)。有时特指蜚蠊科(Blattidae)
特征 体扁平,黑褐色,通常中等大小。头小,能活动。触角长丝状,复眼发达。翅平,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,前后翅基本等大,覆盖于腹部背面;有的种类无翅。不善飞,能疾走。不完全变态。产卵于卵鞘内。约有6000种(一说2250多种),主要分布在热带、亚热带地区。生活在野外或室内。
追溯 与其他昆虫源起于泥盆纪,为腐食动物喜昼伏夜出,居住在洞穴内。经得起酷热及严寒的考验,至今分布相当广泛。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,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。根据化石证据显示,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。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,与各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。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,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,一直繁衍到今天,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。值得一提的是,一只被摘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,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。
蟑螂防治小常识[1]
1、人工捕杀:消灭成虫和幼虫,白天可清理橱柜及屉桌,见到就捕杀。夜晚可在8点钟以后每隔半小时在蟑螂多的地方如厨房、食物加工间、仓库等开灯捕杀一次,能收到较好的效果。
2、诱杀:用一只口较小的体大的玻璃瓶,口周围抹上麻油(或香油),瓶内放一些香的食物,夜晚将其放在蟑螂较多的地方,蟑螂爬入瓶中,次日晨捕杀。药物蚁蟑宁对诱杀蟑螂有较理想的效果。
3、热杀:蟑螂不耐热,在60摄氏度数分钟即死。可用开水灌入隐蔽蟑螂缝内将其烫死。
4、堵塞:对隐匿缝内蟑螂,可用水泥或粘土嵌缝,使其不能爬出而饿死。
5、药杀:蚁蟑宁、气雾杀虫剂、菊酯类、敌百虫等均有效。
人类将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称为“四害”,深恶痛绝之,用尽办法消灭之。人类只知有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之“四害”,却不知如果地球上没有“四害”之“更害”。如一个地方连“四害”都生存不了,对人绝不是什么福音。地球上任何一个古老物种的灭绝,对人类而言都是一个不祥之兆。爱因斯坦就曾预言,如果蜜蜂消失,人类将只能存活四年。爱因斯坦这是从作物依赖蜜蜂传粉层面说的,从生存环境层次看,如地球上连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都活不成,早就没人类了。
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来到地球上的时间要比人类要长100多倍,蟑螂在地球上生存了四亿多年,蚊子、苍蝇也有两亿多年的历史,经历了多次生物大灭绝依然健在。在求存求活方面,它们都是人类很好的老师。“四害”对地球的认知比人类要深远得多,它们的生存智慧和求存本领比人类要高明得多。特别是老鼠从身体结构到基因,比猴还像人,老鼠成功地活了5000万年,它所拥有的地球信息和生存技能比人类要多得多。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们是人类生存难得的老师,只可惜人类太笨听不懂它们的语言。
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是生物圈能量转换和平衡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。地球上如没有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之类,就没有生物圈现有的平衡。
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是地球上生存十分成功的物种,它们的生存能力大大超过人类,所谓“除四害”既不可行,也不可能。这个世界到了“四害”、病毒、细菌都活不成的时候,人还能活得下去吗?可以肯定,人类被除,“四害”仍在。
人类的一个通病是喜欢站在自身眼前利益上来判断事物的利害。“四害”本身并不生产病毒、细菌,只是它们具有适应恶劣环境的生存能力——何罪之有?天道运化万物,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等生命的存在是自然的选择,只有合理的生命才能存在,能几亿年存续下来就是成功。哪能人家对病毒、细菌有免疫力就要被消灭的逻辑。
就目前地球生物圈生态平衡而言,也许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,甚至它们身上的病毒、细菌的存在比人类更重要,它们都是地球生命的老祖宗,也是生物圈生命循环的基础。人应重新认识老鼠、苍蝇、蚊子和蟑螂等生命,它们是维持生物圈现有平衡的组成部分,尊重所有生命系统的存在,不应采取消灭的态度(其实根本不可能),而只能是与各种生命系统保持平衡。
“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天下人之天下也,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。”吕不韦这里指的是人类内部的平衡。同样,地球非人类之地球,乃地球众生之地球,没有众生之生就没有人类之生。
当到了老鼠、苍蝇、蚊子、蟑螂…都活不下去的时候,地球上还会有人吗?
人类仅仅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,只有尊重其它生命的生存,与其它生命保持平衡,才会有自身持续生存的环境。